body language

肢體語言

作者:亞元

人類是個溝通的受造物,從說話至身影出現,都不斷在向別人傳達著信息。有傳達,有感應,人群才可連在一起群居。無論用可聽的語言—稱為說話,或不可聽的—稱為手語,文字(符號),和身體語言,形成意思,感情和態度等,善惡友敵,喜怒哀樂愛惡慾等。在文明社會,人較重視採用直接明顯表達溝通,如說話和文字般。但在偏遠而缺少發展教育的地區,除有其語言外,人群仍以其傳統文化來溝通上,還採用許多獨特有趣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在非洲各個群族各自有其風族文化的表現,也有許多有趣的肢體語言。

眼部語言。女士與異性客人談話時,都不會以眼對眼來談話,更不會隨意顯露笑容,以免給別人誤解,以為她向對方表示愛意,給別人視她為正當的女士。晚輩如年輕或卑輩向長輩,要將面和眼視線向地,低聲而說話,以表視尊敬。

打恭作揖。女士與男士都很明顯的區分。在見面是,女士不會與男士握手,也不會主動發言和自我介紹。婦女對男訪客,特別是長輩(年紀較長或身份尊貴的),在奉上物件如奉茶和食物時,都會向客人稍作屈膝以示恭敬。其後,女仕在大眾地方,都會稍作回避到後室,除非家長主人特意留著她們在場。這樣可使她們的主人家長或父母在訪客面前留有體面。

手腳區分。在當眾場合,人的坐姿要保持將雙腳放在地上,兩腿不能交叉而坐,更不可將其中一腳尖懸空指向著別人,更不可將腳放在桌上,被視為有失體統。人的左右手有很大區別。非洲人只有用右手將物或錢交給人,用右手吃食,而左手視為不潔,若失誤而為,被視對客為大不敬。筆者曾在非洲市鎮購物後,因忙失亂下,錯誤用了左手付錢給店鋪老闆,老闆很客氣不接過錢幣,但要求我用右手再付錢給他,令我既感尷尬,和惟命是從。若向友人給與的幫助回敬謝意,會將頭下垂,用隻手蓋額或用一手蓋著心胸,以示謝意。

總要婉轉,顧存面子。友人見面無論有任何重要或相幹要事,雙方都各按次序問安有一段時間,才進入話題。若直接進入話題,就令對方感到很意外和生冒犯之感。

非洲人要表達個人敏感的事,必定採用間接方式表達,以顧存對方或自己的面子。無論是示意者,如向好友借錢借物,問個人情等,起先會作一輪的題外話,說天南地北一輪,然後用很低聲調,甚或視線向地下而說出實情或請求。對受者的示意,如責善勸諫,都用間接和委婉的方法、旁敲側擊等方法,使對方有所知曉領悟而有所反應,又不至令對方失去面子。另外,男子若遇上鐘情的女子而要追求時,打探到女方家庭在某農村耕種,便會在女子父親的田莊出現協助耕田,以向女子父親示意追求甚女兒,或找個長輩作中間人跟對方的父親家長傾談。

不費唇舌。非洲人談話討論間,也會用上舌頭發聲,以作示意,如舌尖作jipjip聲,則示意為否定,或不屬實,不同意等意思。用舌旁在口腔內作聲,則示意為肯定,或確實無誤之意。如此的身體語言,即直接了當又不多費唇舌。

在鄉間,若有好友聚談很投契時,他們不分年齡,男和男,女和女手拖手地結伴出外逛遊,以表示交情深厚,無所不談。一家進食,使用餐具都可以彼此交換,甚至衣服(若合尺碼)或牙刷都可共用,並不感到有礙衛生,因為是一家人,或是「死黨」(即是老友)嘛!

中、非異同。還有林林種種的肢體語言,在此只能簡述一二,不能逐一細訴。從上可見,中國與非洲在文化上,有許多相近之處,重視人群溝通,以全人身體來表現,達至保持關係,提昇對方的尊嚴,至少要保存對方的面子,維護社群的和諧,促進人際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