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人遇上壞事

˙李健萍˙

從小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信念薰陶之下,每當好人遇上壞事的時候,總是百思不得其解,內心的困惑揮之不去,不免要問:好人為甚麼要受苦?

遠古時候,有一個人也發出同樣的吶喊,他就是聖經中《約伯記》的主人翁,他素來敬畏上帝,卻無端遭遇接二連三的噩運,讓他忍不住向上帝提問:好人為甚麼會在上帝掌控的世界中受苦?整本《約伯記》就是一場辯論,探討:臨到好人身上的惡運是否來自上帝?這是聖經中最具挑戰性的議題,至今爭論不休。

著名猶太拉比哈洛德‧庫希納(Harold S. Kushner)曾著述多本書籍,談及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挑戰,其中《當好人遇上壞事》(When bad Things Happened to Good People)最為暢銷,被選為「十大近年最具影響力書籍」之一。書中透過解讀《約伯記》,讓讀者明白,倘若不幸遭遇人生種種難測的挫折時,甚麼是我們可以掌握的,甚麼是超乎我們所能理解的。當前路一片迷茫時,信仰給予怎樣的承載力量,引導我們在迷途中仍然信靠上主的同在與護佑。

事出必有因,是人自尋煩惱的根源。我們認為事情的發生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此努力嘗試以因果關係來理解所遇到的不測,為病患、天災、人禍尋找一個合理的解釋,以為知道因由,痛苦會變得輕省一些。因為不能預測、不受因果控制、凡事隨機的世界,的確令人感到惴惴不安。

約伯在慘遭橫禍之後,也有同樣的反應。雖然他稱不上完美無瑕,但自覺自己也算是個好人,不應接受如此沉重的打擊。他捫心自問:他從未忽略貧窮人的需要,也從未讓孤兒寡婦空手而回。因此他膽敢向上帝抗辯,認為自己是清白無辜的。

既然厄運的來臨並非由於他罪有應得,一向信靠上帝的約伯難免質疑上帝的善良。容讓行事正直、樂善好施的人受苦受難,豈能是慈愛的上帝的作風?好人處處遭殃、惡人卻得心應手,與我們一向持守「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信念大相逕庭,難道又是公平的上帝的所為?

帶著滿腔的疑惑來到上帝面前尋求答案,祂沒有直接回應約伯的問題,卻繪影繪聲地闡述祂的權能。事實上,約伯從未挑戰上帝的權能,他只是反覆質疑上帝對公義與憐憫的承諾。

上帝的回覆大大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就像上帝對約伯說:「你不是我宇宙的中心,不是每件事都與你有關的。」上帝降雨在農田上,農作物就會生長,大家就有食物;可是上帝也降雨到地球上荒涼的角落,那裡沒有田地,沒有農作物。上帝要照管的是整個宇宙,而約伯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有時,我們未免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以為萬事都是為自己效力。

是的,世界不完美,甚至是殘酷的,可是在慘痛的經歷裡,我們要做的不是要明白它、解釋它,而是在惡劣的處境下如何活過來。與其問這些事為甚麼會發生,倒不如將問題聚焦在我能為這些事做甚麼。

約伯在遭遇創傷之後,他與上帝對話,真正與上帝相遇。他曾在陽光絢爛的日子與上帝相遇;但更多的時候,在黑雲滿佈的陰霾之中遇見祂。在人生充滿苦楚與極度的不公時,上帝的出現,讓他覺得生命有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因為他知道上帝沒有離棄祂照管的世界。祂準備隨時向受苦的人伸出援手,不必說教,也不用解釋,而是以擁抱和眼淚來塗抹我們的傷口,讓我們深受安慰,重拾勇氣再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