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尷尬局面的上帝

˙李健萍˙

信耶穌似乎成了一件尷尬的事。近年來,基督信仰也被貼上許多標籤,而且通常都不是好話。基督徒給普羅大眾的印象,就是過份天真、離地、刻板、執著,又目空一切。高聲對抗世俗文化,卻又沒有建設性的方案;熱衷參與社會政治,卻往往因堅持既定的意識型態而不獲接納。 

身為福音使者的基督徒,是世人認識上帝的一個窗口。然而尷尬的是,大多數時候,正是基督徒的某些表現,讓未信者退避三舍,把上帝放進一個尷尬的處境。

《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特約編輯楊腓力(Philip Yancey)所寫的《尷尬的上帝-紛亂時代的信仰挑戰》(Open Windows),深入探討現今基督徒的身份,在上帝與世人之間,做好居間中介的角色,以實際行動展現福音的好訊息,讓世人透過信徒的好行為而認識基督。這是每一個自稱為「基督徒」的人所面臨的艱巨挑戰。

基督徒急切要把上帝的好消息向世人宣告,卻又常常沒有仔細聆聽別人的心聲,只想一股腦兒表明自己基督徒的立場,缺乏同理心,難免遭人拒諸門外。倘若,我們能以當代人可理解的方式,體會他們的需要和感受,以具體可見的行動,向他們述說上帝的恩典親臨人間,必然更有成效。

現時,世界各地的政局陷入緊張局面,似乎有一觸即發的危機;而統治者亦企圖利用軍事及經濟的制裁來達到操控的目的。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的每一個人必然受到牽累。加上惡行不斷、天災連連、意外瀕生、頑疾來襲,實在令人苦不堪言。

在這個處境之下,基督徒對身邊發生的人與事,應該如何回應?楊腓力在書中語重心長寫道:「我愈來愈深信,眾目睽睽的世界不會以基督徒說了甚麼,而是以他們做了甚麼,來評斷他們。」

假如我們對社會上的紛亂與苦難置若罔聞,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我們怎能讓世人相信上帝仍然以公義和慈愛掌管世界?假如教會充斥著虛偽、貪婪與淫亂,彼此醉心於權力的角逐與利益的爭奪,千瘡百孔令人不寒而慄,與社會一模一樣的腐敗,又怎能讓人信服聖經所強調的價值觀與生活標準?

在一個世紀以前,基督徒還在爭持:到底是傳福音重要,還是先解決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實踐社會關懷的使命?昔日耶穌在世上的工作正好解答了上述的疑問。祂親自宣告傳講好消息給貧窮的人、釋放被壓迫的人、使被擄的得自由、讓瞎眼的能看見、患病的得醫治、安慰受創的心靈……,作為祂事工的開始。畢竟,耶穌基督的福音,不僅僅是搶救靈魂,更致力於解決整個人的問題。

因為人是從一個可看見的、可觸摸、可感受的現實,去理解一個看不見的國度。只有基督徒的善行可以引領人稍稍體會天國的美善。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性濫交、自私自利的世代之中,卻仍然有一群願意跟隨耶穌基督的人,忠心耿耿地實踐耶穌的吩咐,延續全人關懷的工作。一直以來,不少以基督信仰為本的醫院、學校、孤兒院,在世界各地有需要的地方紛紛建立起來,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深遠至極。也有不少基督徒志願團體,矢志救急扶危,親往災難現場或貧瘠地區,幫忙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條件。身體力行,透過具體的行動,向世人宣告上帝的救贖計劃。

耶穌基督正是為了世人的接受能力,甘願放下自己的神性,帶著人類身體的限制,住在人的中間,與人同喜同悲,解人憂困,帶給人們終極的盼望。今天,我們又可以作甚麼,回應祂的召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