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諒對方的難處

作者:秋霖

在上一期我們討論到,大多數的情況下,面對同樣的錯失,我們會對最愛的人給予最少的體諒。由於他/她所作的不合自己的要求,為了要表達對對方的指責和不滿,我們很容易用大聲回應對方,而引發如此回應的卻都是小事而已!本期我們來接續討論這些磨擦的關鍵點:

體諒對方的難處

為何我們會很容易向最親的人卻給予最少的體諒?背後有甚麼心理因素?在家中爭吵時,最常聽到的說話是:
「佢都唔明白我!」

「你有冇想過我的感受?」

「你在外邊工作辛苦,你估我在家唔辛苦咩?」

父不明白子,子不了解父;妻子不明丈夫在外的難處,老公不知老婆在家的辛勞。訴說自己辛苦容易,明白家人辛苦卻難。

究其原因,最大可能的解釋是親人的包容,讓我們可以在激動爭吵時無後顧之憂。假如對上級、同事等外人發脾氣,很可能損害彼此的關係,影響在公司地位。因此,我們在工作場所溝通中會有意無意地註意方式和方法,較為註意禮貌,盡量避免衝突。

而「親人」是比「外人」更穩固的一種關係,我們知道,即使言行出位,即使拿他們當出氣袋,也終能獲得寬容、理解、忍耐、

非你的出氣袋,你在外面得到的怨氣不滿,也不應找家人來發洩,這是自私,自我中心的行為。若長期如此行,對家庭關係只有破壞、裂痕加深。若不盡早止跌回升,河堤一裂,絕堤便一發不可收拾。不少離婚個案就是起源於彼此衝突太多,積怨太多,只有苦痛,沒有喜樂。

平息怒氣方法

怎樣可以在激動情緒下,不去進一步爭吵呢?如何平息怒氣呢?

從「理性行為治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角度看,最基本原則信念就是改變想法,帶來改變情緒,然後改變行為。其實此三者彼此互動影響,即你若改變情緒,也會改變你的行為,然後也改變你的信念。同樣,你改變行為(回應習慣),帶來不同反應,使你有不同的情緒(不再以反擊對抗),令你回想甚麼原因有此改變,可能你會發現更多更深層的思想認識。

啟動改變「慣性反應模式」

從處理家人爭吵例子看,你若能改變以往的大聲回應的慣性行為,改為用心聆聽,不出聲,不反應,用心思想對方何以會說出此話,從體諒對方的角度去看對方的處境。你願意作一位專心又專註的聆聽者,嘗試明白對方的難處,然後以平和的語氣說出你的體會。由於你的改變行為,也帶動對方的慣性回應方式(行為)有所改變,從而啟動了改變情緒,改變思想的循環。

簡單來說,平息怒氣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的慣性反應模式(你可能是凡有批評你的,必然重重還擊),改為帶上對方的眼鏡,穿上對方的鞋,以對方的角度體會其說話的含意,可能會令你更容易明白對方「非不願也,乃不能也」的處境。由不明,到明白,到體會,到接納,到包容,你已經不再想如何去反擊對方了!

用心去體會,未必是立即解決到問題(problem solving)。但你若能做到讓對方知道「有人明白其難處」,已是拉近雙方距離的一大步。一句簡單回應「原來你有很多壓力……」,一句鼓勵「睇到你真是用了很多心機去預備……」,一些支持「你已經做得很好,盡了力……」,親和笑容,輕手拍膊頭,便可能把僵持的局面轉向,變為包容、體諒、不再抱怨懷恨,化眼淚為笑容。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在憤怒時會出現「意識狹窄」現象,死咬著「負面資訊」不放。在自己快要情緒失控前,試試停下來不說話,或者離開現場(time out),讓自己冷靜下來(cool down)。心理學家提示:降低聲音,繼而放慢語速,胸部向前挺直,能有效平息怒氣。

氣頭上往往很難把話說清楚,因此,當發生爭吵時,切記免開尊口,先讓對方把話說完,虛心誠懇地傾聽,才能彼此交心,把事情說清楚。放下慣性反擊模式,聽清楚對方意思,才以平和語氣回應,可以避免錯解誤會對方是挑剔批評,也可以藉澄清你的觀點而讓對方明白你的看法,甚至爭取對方支持你的立場。

俗話說,「忍得一時氣,免得百日憂」。記住,對親人讓步不丟面子,是出於愛。「風平而後浪靜,浪靜而後水清,水清而後遊魚可數。」待風平浪靜後再說,可以避免傷了感情。聖經說: 「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16:32)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