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說以色列】之七:回歸潮 (Aliyah)

作者:黃雪卿

轉載自「國際短宣使團 – 電子資源中心」(IFSTM eResource Center – eresource.ifstms.org/)

希伯來字Aliyah,意思是「上行」的意思,猶太成年男子一年有三次會上耶路撒冷過節,稱為「上行」,而詩篇120-134,總共15篇,也稱為「上行之詩」,因為在過節時,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或登上聖殿階梯時,[1] 都會誦讀這些詩篇,今天卻指猶太人回歸以色列,稱為Aliyah,用現代術語即是「移民」。先知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早早已經預言神會將流散的猶太人從地的四方,再次聚集到以色列。所以,重建自己家園的渴望,一直深深植根於猶太人的心中。

主前586年,南國滅亡後,猶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但仍然有猶太人居住在以色列這塊土地上,上一期「聖殿被毀後,猶太人何去何從?」已經提過,現在不再多講。直至十九世紀後期,反猶主義一直高漲,這時錫安主義的出現,[2] 更加堅定他們回歸的決心,所以才有一批一批的猶太人,回到當時被鄂圖曼統治的「巴勒斯坦」的地方,但猶太人仍稱這地為「以色列」。

第一波(1882-1903)— 俄國沙王亞歷山大二世遭暗殺後,在1881-1884年間開始大規模反猶暴動,引發第一波回歸潮發生。這個時候,移民大多數過著集體的農業開墾生活,當時為了開墾土地,面對蚊蟲滋生,死的人不少、還有鄂圖曼時期的重稅、阿拉伯人的敵對勢力,生活相當困難。在這幾年之間約有27,500名猶太人回歸。

早在第一波回歸潮之前,在1870年查爾斯·內特(Charles Netter)受命建立了第一所農校——米克維.以色列(Mikveh Israel,直譯是以色列希望)農業學校,[3] 是以色列第一所猶太人農業學院。當時巴勒斯坦環境惡劣,幾乎沒有現代農業生產經驗,這所學院的成立幫助很多早期的猶太人建立農場。[4]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child Family)在這次移民潮也出了不少力。

第二波(1904-1914)— 正值俄國沙皇時代的反猶情緒高漲時期。這一批移民多是受社會主義影響的年輕人,以色列社會的雛型也在此時期形成,Ha-Shomer是第一個有組織的防衛組織、現代希伯來語變成生活的用語、希伯來文學及報紙也在這時期產生、希伯來語學校、政治團體、農業組織成立,這些開荒者也成為日後以色列立國重要人物。

由於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生活上的衝突,於是猶太人慢慢遷離到約帕旁的Neve Tzedek,再慢慢延伸到Ahuzat Bayit,這定居點後來在1909年改名為特拉維夫 (Tel Aviv),是以色列第一個猶太人城巿。這一波大約有35,000猶太移民,雖然融合不易及經濟困難,但都可以適應下來。第二波回歸潮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而中止。

第三波(1919-1923)— 因俄國1917年的十月革命,以及相繼在波蘭、匈牙利的屠殺,重啟回歸浪潮,是為第三波。[5]農業開墾區擴大,第一個工業企業於此時建立。這次回歸潮,總共有35,000猶太青年回歸,大多數來自鄉村的青年,從小接受復國教育,滿懷壯志,為以色列的發展,貢獻了很多的年輕勞動力。這時期成立了工人總工會(General Federation of Workers)和自衛組織 (Hagana,直到1948年以色列立國,合併到國防軍IDF),到1922-1923年,巴勒斯坦就業形勢急劇惡化,這次移民潮由此結束。

第四波(1924-1928)— 直接原因是當時波蘭的反猶政策,以及美國的移民限額政策。[6] 這一波超過67,000猶太移民,這時期的移民大多數是中產階級,且都帶著財富回來,從事生意或工廠的工作。促進了巴勒斯坦商業、工業、建築業、金融業等的迅速發展,改變了社會結構。1926年初經濟大危機,有很多人離開以色列,最終結束了這場移民潮。

第五波(1929-1939)— 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執政底下,掀起第五波回歸潮。當時對猶太人的大規模迫害,致使大批猶太人逃離歐洲,人數超過25萬人之多,引致1936-1939年亞拉伯人起義 (Arab Revolt),直到1939年英國頒佈白皮書,限制猶太人移民,才吿一段落。

以上五波回歸潮,詳情可以參考以色列官方網站: www.gov.il/en/Departments/Guides/the-aliya-story?chapterIndex=1

總結:

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意識到,只有回到自己的家園,才有安定的生活。經歷了漫長的回歸潮,這些猶太人為以色列的建國打下了堅固的基礎,亡國將近二千年,再重新成為一個國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卻神蹟般發生了,當中有兩個因素,第一、是對神的信念,早在聖經中,已預言猶太人必到回歸到以色列。第二、當人去到絕境時,就迫使他們回到神的應許裡,經濟危機也好,政治迫害也好,最後都迫使他們回到神的應許裡。

[1] 以西結書40章22節登上七層台階才到北門,26節也是登上七層台階才到南門,在31,34,37節要登上八層台階到達內院南,東,北門,所以,由外院進入內院,在不同的方向,總共要登上15台楷。上行之詩也是15首,故此,猶太人到了聖殿範圍,每登上一台楷,就會誦讀一首詩篇。

[2] 錫安主義的政治目的是建立一個猶太國家,猶太人是主要民族,而不是少數民族,只有這樣才能使猶太人擺脫永遠的迫害。

[3] Alliance Israelite Universelle 是一個法國組織,成立於 1860 年,旨在改善世界各地社區的猶太人的命運。不久之後,該組織開始在北非不同地區開設猶太學校。成立十年後,「聯盟」決定在巴勒斯坦建立學校網路。它首先從雅法東南部的土耳其蘇丹手中購買了一塊空地,並派內特去建立一所學校。

[4] www.timesofisrael.com/the-trailblazing-agricultural-school-that-began-in-a-cave/

[5] 俄國1917的二月革命以後,猶太人享有了更多的權利,於是組建了多個政黨或組織,成功組織了歐洲大量青年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

[6] 事源波蘭財政部長格拉布斯基針對猶太人制定了重稅的政策,大量的中產階級的猶太人被迫離開波蘭,而當時美國又限制了其移民數量,這些人只好順勢回歸到以色列。所以這次移民潮稱為「格拉布斯基移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