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的使命人生】子女們的下一代:未來的延續 

作者:小木

每一個年代都有不同的特色,筆者是在嬰兒潮(Baby boomer)中出生成長的一員。由於當時社會經濟條件有限,而我們的父輩多數從中國內地來港開展新生活,我們都經歷過貧窮、勤苦、公共資源不足,並要力爭上游的人生階段。及至香港七十至八十年代經濟開始起飛,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生活的條件也逐漸改善。在信仰方面,七十年代更是「福音」大爆炸時期,如葛培理佈道大會、新生命運動、及後的「三福」佈道,都讓香港教會有很大的發展(筆者也在這時期信主的);現在回望起來,深深感到上帝對香港的祝福和愛顧。

那一段時期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人倫」關係,鄰舍的關係尤為緊密,還記得家中缺少甚麼,無論柴米油鹽,媽媽便吩咐我們往鄰居處借用(通常沒有償還),鄰居也不會拒絕的;另外有時家中無暇照顧小孩,也會放於鄰居家暫托(甚至包食);彼此的家庭也會成為「戰場」───麻雀耍樂;還有的並非每個家庭都有電視機,我們會到鄰居家打躉觀看,我想這正是我們常掛在口邊的「獅子山精神」,無論憂戚歡樂,鄰居是生活支柱重要的一環。雖然已過了數拾個寒暑,當中的點滴仍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再者,就是教會的生活,那時我們的團契是星期六晚上,約九點半完結,但很多時總是最後離開的一群,需要牧者催促我們離開;遇上興致未央,會在公園攀談至十一時,肢體之間的關係密切,並常分享分擔個人或家庭的難處,彼此代禱。時至今日,我已離港事奉十多年,但彼此間的情誼和信任仍沒有絲毫減退。

當今時代的巨輪讓我們的人倫關係有很多轉變,隨着社會急速的生活節奏,加上科技資訊的發達,人們不一定再需要實體上的接觸,加上網購、電郵、通訊軟件都令生活更多「自主」化,每天千萬訊息進入我們的思想中。現在兩三歲的小孩,只要有電子褓母,也很容易安靜下來享受繽紛的視覺刺激。筆者並沒有論斷這些轉變的意思,只是我們以往所經歷的成長階段,相對今天少年人所面對的環境是另一個世界,尤其是他們藉着科技所獲得的知識和資料,有時比父母的認識更濶更廣。有一次與友人家庭用膳,其中討論了一些議題,朋友的十多歲兒子安靜地看着手機,原來他在翻閱網上訊息來比對所傾談的,似乎他更相信手機的資訊。

筆者感恩找到一份兼職工作(自僱人士),是在學校幫助一些小學生的英語課程,共有兩班不同的學生,一班是為新到港的小五英文銜接課程,另一班是同級的校外英語進深課程。這份工作帶給我很大的挑戰,從中有很深刻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首先前者可算是來自另一個文化,意識形態與後者本土學生有很大分別,前者若不是因為英語學習的困難,都在不自願的情況下參加以銜接升班(主要是文法的應用和生字)。後者卻是自願參加,希望增進語言能力。我非常明白他們不同的背景,所以按着程度,以英文講解的頻率,解釋的深度和時間的控制,讓他們在學習上不會感到太大壓力。雖然兩班的學生及目的並非一樣,但在過程中我留意到他們都有相同的處境和需要:

  • 他們都希望以最短時間來掌握最多的東西,期盼所做題目是正確無誤,也許平日他們接觸很多資訊,不斷應付要「快靚正」的結果,真正是「快餐式」的學習模式。

 

  • 他們完成了一整天的課堂(全日制),精神及體力其實已很疲累,但我發覺只要用心跟他們溝通和放下長輩的身段,鼓勵他們投入並以純粹享受求知的心情,無需擔心「表現」或「成績」;我發現兩班學生的英文基礎無論如何,他們都願意以開放的心情渡過課堂。然而我並沒有一刻放鬆,設法留意他們背後的真正困難,從而開展一個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 他們的包袱(包括書包的重量)比我以前像他們年紀時沉重得多,現時的小朋友除課堂以外,有更多學習或體驗其他興趣與技能的機會,但同時他們好像是與時間競賽,甚麼事都很匆忙似的,為自己的行程表與時間表努力,我不大清楚他們的生活,但感覺他們獨立得來比較「孤單獨行」。

很多事物都不能只用「好」、「壞」、「對」、「錯」來解釋,但希望現今這一代不單以「生存」為目標,而是懂得如何去「生活」,包括人倫關係,學習真正的「愛」。在信主的人來說,是首先明白神的愛,才跟着學習以愛待人,希望接下來與他們相處的機會,與他們多分享生命和神的恩典。

以弗所書5章15-16節:「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讓我們把現今及子女們的下一代放在神的恩典中,成為回應神大愛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