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樂散步】不是不愛,而是太愛吃「菜」

作者:Chion

外國的友人們常問:「為什麼日本人不愛吃菜?」

誤解了,不是不愛吃,只是每餐綠葉子的「菜」較少,非綠色的太豐富,彼國的吃「菜」不同於此地的吃「菜」。當多了解日本的飲食習慣後,新知識衝擊著對蔬菜的舊觀念,懂吃「菜」是養生之道。

因地理及文化差異,各城各鄉都有自成一格的飲食習慣。洋人常食用生冷的沙拉雜菜,免加熱時維他命流失;華人認為蔬菜多偏屬寒性,熟食對人體更合宜;而日本一餐飯就包括生、熟、溫、涼,種類繁多的蔬菜。

蔬菜在日本叫「野菜」 = 食用草本植物的總稱,分榖物類如米及大豆,根菜類如馬鈴薯及薑,果菜類如蕃茄、苦瓜、西瓜及檸檬,葉莖類如青蔥及綠葉子菜,果物類如香蕉及銀杏,最後就是菇類。野菜也可以按四季分類,春天的野菜中,有大量綠葉的菜及鮮嫩含水份高的春椰菜;夏天收穫有葡萄、水蜜桃及秋葵;秋天就盛產菇芋類及蘋果;而冬天的野菜中,白蘿蔔及大白菜最甜。雖然全年度農業有溫室技術相助,但長壽的日本人都傾向食用當季最當造最新鮮之物,所以料理跟著四季變化。

造物主早就在創造世界之時劃定各時節,各種野菜要栽種有時、拔出有時,按時收穫按時食,這樣人們的身體就得最大的益處、助養生。如含水量高的西瓜盛產於夏天助解暑,冬天的根菜類需用湯水熱煮,食用時令肚腹暖暖。

不論何季節,日本的大家小戶的餐桌上都有飯、湯、新香物、漬物、主菜、配菜等,當中包含大量生熟溫涼的「野菜」。主婦們愛在白米中加玄米、雜穀同煮成飯;湯的主要材料是白蘿蔔、牛蒡、各種雜菜加大豆味噌;新香物是新鮮清香的野菜淺漬成的開胃小菜,如柚子醋漬黃瓜、椰菜加昆布絲或芝麻醬菠菜;漬物就比較咸,用來送飯,如米糠漬茄子、蜜糖梅乾等;主菜如果是魚類必配有蘿蔔或紅薑,豬扒或炸雞必配有大量生椰菜絲;溫配菜常有菇類、蛋及豆腐,飯後有水果。每樣菜量不多,一餐就包含非常多樣化的食物種類,營養也較均衡,日式九格便當最能表現這多種少量的飲食文化。所以傳統的日本料理,青綠色的菜真不多,但野菜佔的總比例就很高。

可惜近年主食由米漸漸變成麵包,快餐即食文化已深入各階層,食用的配菜也越來越精簡,野菜份量也越來越少,不只成人們營養不均衡,連小學生也有每日野菜不足及嚴重便秘的問題,真是成了日本人不愛吃菜的現象。

一向對生吃雜菜有微抗拒,覺得乾硬又寡口。而日本四季分明的野菜種類繁多,單單蕃茄就有60種以上、士多啤梨有78種等,再加上接觸的全是時令的新鮮野菜,精緻美麗令食慾大增,原來很多野菜都可以生吃,還超鮮甜!如常見的白蘿蔔、似小蘿蔔的蕪、椰菜、茄子、西蘭花、粟米、綠南瓜、菠菜等,新鮮採下可以直接生吃,加有味醋或醬和油拌一下就更美味。用米糠、昆布、酒粕等漬過的發酵生野菜,比新鮮的營養更豐富,纖維被化解後更容易吸收,乳酸菌也幫助整頓腸內環境,多吃可助消解城市人每日野菜不足等問題。但要注意生吃野菜消化時間較長,腸胃弱的人就不太提議生吃了。

新鮮的清甜,漬的有和合整頓之功效,生有生吃之好處,熟吃有其之美味。野菜總要多吃,熱量低又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內含水分和纖維幫助消化及排便。但最重要還是吃得其時,攝取對自己最適當之量,善用造物主賜人的美好養生生態環境。

祝新一年在天父的保守下,天天都吃得好睡得安,如以賽亞書55:12所說「必歡歡喜喜而出來,平平安安蒙引導,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