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移民面面觀】教育觀

小兵

2022-05

從中國大陸來北美的移民,教育觀隨著時代有一定的變化和發展,一方面繼續受到原來在大陸的教育觀的影響,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北美的教育理念。這篇小文是以給國內移民傳福音為目的,從教育觀的角度瞭解他們,特別是家有青春期年齡或以下的孩子,年齡在30-50歲的父母的教育觀,以及這裡的大陸留學生接受的教育,讓我們在與他們的溝通上比較通暢。

首先是教育的目的,即價值觀。 大陸在1949年之後,教育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仍然說是重視傳統教育,但經過幾十年的文化改造,以及改革開放之後對經濟、金錢和地位的片面追求,教育的目的往往是圍繞著如何讓下一代在社會上處於一個有利的競爭位置,所以就有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 這一思想在移民中也十分普遍,因為知道在異國他鄉,希望通過教育讓子女在未來有安身立命、出人頭地的本錢(本事)。 在父母的潛意識裡,兒女在學校和社會上的優秀和成功是反應自己成功、家庭成功的一部分。 父母不太注重兒女身心靈的全面成長,容易忽視兒女對自我認知、定位和發展上的要求。雖然也想學習北美的教育理念,但因其本身並沒有真正明白或學習到北美教育觀背後的價值觀念,理想的結果並不是很多。

父母教育的目的也決定了他們教育的重心是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因而對學習成績特別重視,希望孩子能進入各級的·好學校。 而留學生也知道自己的父母花費不菲,讓自己出國讀書是有期盼的,所以一旦考試成績不理想,可能很苦惱沮喪,甚至自暴自棄。 父母對於與孩子建立一個和諧融洽的關係看的不如學習和表現那麼重,對於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的教導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很少,認為給孩子優裕的物質條件更重要,其它的教育能在學校裏自然會學到,殊不知子女長大後與自己的三觀有很大的差別。

來到了北美,華人教育的方法也有些改善,強迫孩子的情況相對少了,多了鼓勵、誘導和陪伴。 不過還是有這樣兩類現象: 一類是保姆現象,只要孩子願意學習,父母就全力以赴陪著,其他的不用孩子操心,子女好像溫室的花朵。另外一類是散養現象,父母自己忙於工作、生意,無暇照顧子女,既不給他們壓力,又對他們的不良行為視而不見,實際是誤解了北美的教育觀。

大陸移民的教育觀造成了不小的問題。我們時不時會聽聞某某大學有華人孩子自殺的事件,更多的是許多孩子抑鬱,第二代長大的子女與父母的關係對立的情況,尤其在疫情的影響下,問題更嚴重。 切盼弟兄姐妹們能夠用聖經的價值觀在教育理念上幫助到您周遭的年輕移民父母,在學習和成長的理念上幫助到您認識的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