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樂散步-潛移默化愛乾淨

作者:Chion

有個對象以歐美澳及東南亞等十二個大城市的六千人旅行調查報告指出,疫情後最想去的首位國家是佔46%的日本,遠遠抛離韓國22%,台灣17%,澳州16%等。全世界最想移居的國家是加拿大,第二位是日本,第三位是西班牙。很多朋友也非常遺憾要取消來日本看2020奧運及順道遊,他們也如調查對象一樣,下一個旅行地點已定好是日本。還在被病毒束縛的日子中,有出遊的期待、有相聚的盼想,熱烈地談論未來計畫後讓大家的心情變得愉快。

大家為什麼這般喜歡日本?首五個原因是:

1)日本人很有禮貌、有教養,懂尊重別人,讓遊客賓至如歸。
2)超級清潔的國家,街道沒有垃圾,處處的洗手間都用得舒服。
3)治安好,失了袋、銀包或手機,差不多百分之百能找回。
4)食物安全又美味,還非常健康。
5)日本人品性體貼良善,相處安心。

因這五大優點,在短短數天到幾星期的遊日體驗下,遊客也把這好習慣和愉快經歷一齊帶回家,他們對所食的質量變敏感,少亂丟垃圾也學會基本垃圾分類。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經生活在愛乾淨文化下一段時間,我現在能分辦何為日文的除菌/抗菌/殺菌/滅菌的意思,潛移默化也!

習慣真要從小才養成自然,聖經也教導父母把神的話語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命記 6:7)這樣的氣氛下,孩子們能從小認識神,以後的人生中不論在何環境,也能發自內心地依靠神渡過「心」平安的一生。

除了父母教育,日本人愛乾淨的氣質,令氣候、文化、政策及學校也有很大的影響。

日本雨量多又潮濕的氣候,令食物容易變壞、發霉、滋生細菌等,吃後引至疫病,也是日本人著重居間衛生及對食物處理方法執著的原因之一。這氣候,也讓智慧的古人學會與益菌共住,有著常吃發酵食物及漬物的習慣。還有,為通風去濕氣,日本的家多離地而建並選用草蓆作地板。如穿著濕土泥石的木屐在疊疊米上行走,很容易把草蓆弄傷,所以早早有在室內脫鞋赤足的習慣。日式圓頭拖鞋的發明於江戶時代,當時的日本旅館不想勉強外國人一定要入室前脫鞋,又不想破壞清潔居所,而想出來這兩全其美方法。拖鞋的出現真非常合乎日本人的性格邏輯,不讓別人難受又保持清潔。2020年日式拖鞋輸出歐美銷路急激上升,可能在家的時間長了,舒適乾淨的家居意識變強。

在一次參觀「花王」— 老牌清潔用品的日文班課外活動中,當看到古時肥皂的歷史至最新科技的清潔用品,令愛上除菌的我熱血沸騰,可惜限時兩小時,走馬看花般就完結了。一直好奇為什麼百年老牌花王品牌標示用「月亮」,月亮對我而言是陰暗、冷清;太陽、花或水不是更有明亮、乾淨嗎?疑問終於在花王導遊口中給解明了,月亮代表清澄、清潔是普羅大眾的常識。因而花王公司創辦人會選用月亮來作公司標示,用在130多年前發行第一代國產高級肥皂,也把日本產優質清潔用品的形象普及全球。

德川家康將軍更是把乾淨思維發揚光大,並是進一步推向全日本的近代重要人物之一。在統一日本前,德川將軍已經著手打造、整頓他當時管轄的關東領土,以濕地江戸(舊東京) 為首,移山填海開運河。人口大增後,有清潔意識的將軍為保持良好環境衛生,設政策不再容許人民亂丟垃圾及糞便於川河中。並建設澆城水道讓人們能飲用乾淨的泉水,大大減少傳染病;並善用收集起來的垃圾填海及糞便作肥料。這改善環境的政策,因日本統一而普及各城各市。因氣候已有的衛生意識,再加上政府強制,不論原本愛不愛乾淨,注重潔淨的思維已潛移默化深刻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

好習慣要從小教導,白紙一張的小腦袋容易吸收及樂意實行。十三年的學校教育生涯中,日本特有的給食(學校供應午餐)及學生打掃活動,提高孩子們對周圍環境的清潔意識。孩子從小就學習吃飯前洗手,分組協助同班同學的午餐運送、分配、收拾及飯前後感謝食物的供應;並每天分組清潔課室、洗手間及走廊等。實際的日常參與,互助活動讓孩子認知到自己對使用空間有著責任感,要合作才能完成及保持環境整潔。體驗到自己分擔的一小部分能讓環境變更美好,感到很自豪、滿足及愉快,自主乾淨及為人設想的行為表現就延續一生,也成了獨持的日本人愛乾淨氣質。

天時地利人和影響下,又經長年累月潛移默化,又從小開始訓練,好習慣成自然本能發至內心,一個愛乾淨民族的思維方式就生出種種的獨持行動模式,也讓到訪者享受到種種好處而深深愛上日本。

小知識:除菌(減少某些會增值的細菌,漂白水或肥皂等雜貨)/抗菌(防止某種細菌繁殖,日用品)/殺菌 (消毒、殺死細菌或把細菌毒性除去,藥用醫療品)/滅菌(細菌全滅,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