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願意踏進我的鞋子裡?

作者:家路

一般人買雞蛋多是一排6、10或12隻買的。但基層人士(特別是單身人士)卻因經濟能力有限,往往買散裝,或會與人夾份一齊買。

一天,小玉來到家舍辦公室,帶著複雜的心情向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同工表達:「早幾天,我與小柔(舍友)夾錢買了5隻雞蛋放在雪櫃,有3隻是我的。後來當我打算從雪櫃取出雞蛋來煮食時,發現其中2隻雞蛋失蹤了!」

小玉曾問過小柔有否取走自己的雞蛋,小柔回應沒有,小玉認為對方為人正直所以相信她的話。

接著,小玉感概地說:「其實大家來到 『恩福之家』(婦女短期宿舍)都是各有各自的困難……如果想吃雞蛋就告訴我,我都可以分給她。姑娘(協會同工),你們幫手找一找是誰取走我的雞蛋,並且了解一下她是否缺錢還是什麼原因吧!看看可以如何幫到她!」

一句「各有各自的困難」彷彿在心中泛起漣漪,由憤慨、甚或無奈的心情,延伸至感同身受、體恤……懂得換一個角度思考對方的需要和缺乏了什麼嗎?有經濟困難?還是,心理的匱乏?

親身經歷過困苦與壓逼的人,特別能理解同樣面對著艱難的他者。

多一份同理,多一份支持與力量。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4)

(節錄自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