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後記:  新冠大流行一周年   疫情仍未見曙光    

作者:不鳴

「眨眨眼便一年」,廣東人喜歡用這說話形容時間過很快,轉眼便一年。但過去的365日,過得特別慢、時間特別長,渴望疫情结束的心情,甚至可說是「望穿秋水」。2021年3月1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COVID-19為全球大流行的一週年,本國特別把這日定為新冠病毒全國紀念日,總理杜魯多在國會發言悼念因病毒不幸去世的人士;對堅守崗位的所有前線醫護人員致以最高謝意;並讚揚國民面對困難時的堅強和團結表現。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一年中,雖然三級政府積極合作,差不多每天定時向民眾匯報最新疫情發展;聯邦政府推出的多項經濟援助措施,也普遍獲國民掌聲,但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三級政府均力有不逮,暴露了很多管理及體制問題,令本國負上了沉重的代價。數據顯示,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共有1.18億人感染新冠病毒,造成近300萬人死亡。截止3月中,加拿大的確診病例已達到896,000宗,死亡總數超過22,000人。其中安省導致超過7,000人死亡,超過31萬人被病毒感染。

拖延戴口罩及機場檢測 渥太華廣受批評

聯邦政府未能早著先機,疫情初期一直否定口罩的重要性,強調沒有科學及研究數據支持,配戴口罩可防止疫情蔓延。疫情爆發到去年三月底,仍然堅持民眾不需戴口罩。到了去年4月6日,聯邦首席衛生官譚詠詩才首次改口風,指非醫療口罩是防止疫情蔓延的額外選擇。到五月下旬,譚詠詩更清楚表明,如民眾無法保持兩米社交距離,建議佩戴非醫用口罩。當然,疫情後期,戴口罩已是主要防疫措施之一,大眾外出時的新常態必需品。

杜魯多自由黨政府另一敗筆,是未能有效把關,防止病毒從外地進入本國。所謂的封城封邊境,漏洞百出,大量入境人士獲得豁免不需隔離。安省省長道格福特多次公開批評,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是安省整個防疫部署的一大缺口。聯邦政府要到今年2月,才逐步落實強制邊境檢疫,旅客抵步前必須提交陰性檢測結果,抵埗後再要接受強制檢疫,入住隔離酒店等候檢測結果。這種反應緩慢的抗疫措施,已被多方廣泛批評,直指當局如及早把關,應能有效防止變種病毒的傳入。

長期護理院舍成重災區 省府責無旁貸

在省府層面,當局最初一直表示已做好一切準備,有信心打贏今次疫情。但結果是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初期首先出現個人防護裝備PPE 不足,再發展至長期護理院舍成為重災區。單在第一波疫情,全省280間長期護理院舍,爆發疫情的竟然高達220間,死亡人數接近1,500人,佔全省疫情死亡人數超過60%。 顯示長期護理院舍制度千瘡百孔,一直未被直視。由私人財團經營的長期護理院舍,質素尤其參差,當局難以規管。加拿大軍方一度要接管情況最嚴重的5間長期護理院舍。之後在去年5月底公布的報告更令人震驚。省府隨即宣布成立跨黨派調查委員會,徹底檢討長期護理院的運作並提出改善措施,但報告至今仍未出台。

疫情爆發之時,相信沒有人會預計疫情會持續長達一年。如今抗疫一年過去,疫情不但未有緩和跡象,反而變種病毒肆虐,省府發布的最新疫情預測模型顯示,到4月初,每天的病例將上升至5,800例,最壞情況更可達8,000例;即使樂觀的預測,到4月2日,每天的病例也將達到1,650宗,情況非常令人擔憂。

變種病毒和疫苗接種 正作時間競賽

目前的希望,是加快疫苗接種速度。可惜,雖然本國已訂購大量疫苗,但由於過度依賴全球供應鏈,令疫苗供應速度不單落後於美國和英國,人均接種比率更跌至全球50位以下。未來增加對國內疫苗生產的投入至關重要。不少專家認為,目前是疫情發展的十字路口、關鍵時刻;是變種病毒和疫苗接種速度的時間競賽,稍有差池或慢人一步,局面將全面改寫。一旦出現第3波疫潮,省府將採取更嚴格的封城措施。

希望如聯邦衛生部長哈杜所言,本國從過去一年的抗疫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和教訓,能痛定思痛。三級政府好好協調疫苗接種工作,儘早達致群體免疫,重過正常生活。作為市民,當然要全力配合,儘快接種疫苗,不要因不同疫苗效力及副作用問題而持觀望態度,即使接種疫苗後仍要繼續堅持忍耐,嚴格遵守各項防疫指引,共同戰勝這場曠日持久的疫戰。「……你們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應當剛強壯膽,因為耶和華必這樣待你們所要攻打的一切仇敵。」(約書亞記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