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後記:傳媒堅守崗位 積極發揮抗疫角色

作者:不鳴

第四權 (The Fourth Estate) 是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之外的第四種政治權力,泛指監察政府的新聞傳媒。傳媒透過報導對政府、企業或社會發揮監察作用,並讓大眾擁有充分知情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安省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作為第四權的新聞傳媒,一如所料被列作必要行業之一,肩負傳遞最新疫情及三級政府抗疫措施的重任。不過,既要爭分奪秒搶新聞,又要符合兩米的社交距離規定,以及保障員工免受感染的可能,各傳媒均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以全新思維運作,在疫情中服務社會。

在不同媒體中,紙媒的影響相對較小。記者可以在家以電話採訪,稿件透過電郵便可發回編輯部。值得一讃的是,兩大中文報章均加強了網上的即時新聞。三級政府的公佈,早上發放的消息,很多時幾分鐘內便以中文上載於網頁,再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傳送到訂戶手機上,效率比主流媒體不惶多讓。然而,面對廣告收入因疫情影響而大幅減少,其中一份中文報章四月中宣佈東西兩岸合共裁員三十多人,令人憂慮傳媒的裁員潮會陸續有來。

中文傳媒發揮同心抗疫影響力

電子媒體中,電台在今次疫情中可謂充份發揮了機動靈活的特色及優勢。為配合政府呼籲,不少電台節目主持人及新聞報導員均在家工作,只需透過電話便能把最新消息第一時間傳送給聽眾。更可喜的是,多個中文電台均全台投入抗疫行動,一些平常大多只談生活瑣事的日間節目,紛紛加強疫情資訊,訪問專家了解疫情發展、解釋政府不同紓困措施的申請方法、發動社區支持捐贈醫療保護物資等,為長時間被迫留在家中抗疫的華裔家庭,多方位提供最新資訊及發放正能量。

疫情對電視台的衝擊相對較大。為符合社交距離的要求,一向追求高清畫面的各大新聞節目,改而接受質素較差的視像訪問,又或是離被訪者兩米外,以較遠距離拍攝,甚至容許記者及主播在家中工作,以手機或攝錄機拍攝及剪接,再傳送回電視台播出。由於傳送畫面的數據較大,所需時間較長,往往出現網絡不勝負荷的情況,故當中牽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資訊科技部門全力配合。這全賴新科技的普及才能做到,17年前爆發沙士疫情時便不能這樣遙距工作,無遠弗屆,不受地域阻隔。

三級政府定時滙報最新進展

三級政府也非常合作,對傳媒採取非常透明及妥善的安排。安省每天早上十時半,於網頁更新確診及死亡數字。各級政府差不多每天定時舉行新聞發佈會,更新疫情最新進展及公佈政府推出的各項援助措施。總理杜魯多於早上11時15分、聯邦對抗疫情小組及衞生官員於中午12時、安省省長於下午1時15分、安省衛生官員下午2時,而多倫多市長及衛生官員於3時45分。各媒體亦達成共識,新聞發佈會輪流有一間傳媒負責拍攝,或由大會直接拍攝,再傳送回不同電視台,記者便以電話發問問題,不需親身在現場。每個發佈會均預留大量時間給記者逐一提問,較過往官員在現場只是接受兩三個記者提問便怱怱離去的情況,明顯有改善。

筆者非常欣賞安省省長道格福特於每次新聞發佈會,均以「願神祝福安省省民」作結束 (God bless the people of Ontario)。值得一提的是,全國新聞收視率最高的CTV全國新聞,於3月31日黃昏六時正的新聞中,在節目結束前播出了由兩位神父為全加拿大應對疫情而祈禱的片段,歷時長達兩分鐘。這兩舉動並不尋常,在現今去宗教化的社會中非常難得,公開承認神仍然是掌權的一位。傳媒在疫情中的辛勞及堅守崗位,並非沒有回報的。由於大眾都希望緊貼最新疫情進展,而且大部分時間被迫在家隔離,全國整體電視的收視率平均上升了 12%,其中新聞收視率更大幅上升了68%。

記者就戴口罩問題窮追猛打

面對今次嚴峻疫情,作為第四權的新聞工作者,不敢怠慢,在各新聞發佈會中,就各項政策窮追猛打。由聯邦政府的各項紓困措施,以至省府的衛生保護裝備(PPE)是否足夠,再到重災區長期護理院舍的防疫工作進度等,官員都要一一回答。但筆者發現,其中見成效的,是傳媒口徑一致,迫使官方改變對戴口罩的態度。三月開始,多份主流報章如National Post及Globe & Mail陸續發表有關是否需要戴口罩的文章。而每次發佈會後,不同記者差不多都會追問相關問題。一直堅持洗手以及社交距離更重要的加拿大首席衛生官譚詠詩,終於在4月6日改變口風,聲稱國民可以選擇佩戴非醫用口罩,承認囗罩在某程度上能防止病毒傳播。

至截稿日,安省疫情仍未有回落跡象,省府已宣佈將限制活動的緊急指令延長至5月6日,顯示這場抗疫之戰短期內不會結束。感恩的是,社會上下一心,同心抗疫;傳媒堅守崗位,繼續監督政府,同時為市民發放正能量。讓我們藉著今次疫情,學習忍耐,靠著禱告,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