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世家

˙CHION˙

名牌新家銷售廣告,一家四口樂融融在客廳中,女兒們在玩拋接球,女屋主滿意地訴說新家樓頂真高,男屋主有些不自在地笑笑回應著「是」,但心想著「我說謊了!」……鏡頭一換,陳年舊相片中的他,從小就愛狹窄矮頂的小空間,愛躲在桌下、紙箱內、日式拉門衣櫃裡及住在膠囊酒店中。現在他已有家室,就要為家人想……

隱藏給人有種安心感,孩童期已傾向建一個圍上不讓人見的秘密基地、隱世家(隠れ家 Hidden Place),只招待自己喜歡的人,心愛的東西往裡藏,做錯事的逃避所,受傷時更需要用來保護自己,古人的茶屋及庵(小屋)也就是古代版的隱世家。但現實就如廣告中的男屋主,長大後為責任,要放棄所喜的狹窄而迎合家人愛的寬大。但心靈上還是需要隱密空間可以自在地舒口氣,這會不會是日本人相對起知名大店,更愛光顧隱世家而令這類店大熱的原因?

現代版隱世家在人們心中的定意是,店立在轉彎抹角的巷子裏或隱藏在普通的大廈中,沒有招牌、入口不起眼、暗暗的燈光、會員制等。隱世家可以是一間餐廳、酒吧、旅館、書店或Cafe。進入一個和平日不同的異空間,迴避了固定的生活角色,如公司職員或家中成員。在不認識的陌生人群中,沒有負擔地把日常的自己變成另一個不帶責任的角色,隨心吃飯飲酒、與新朋友談天說地減減壓。有位五十歲的白領客人說他絕對不會介紹給同事熟人,這小店是他放鬆的安神劑。東京約有兩萬間隱世家食店,較鄉鎮感的島根縣是只有二百幾間,漁夫大伯們也愛在辛苦一天收網後,到只有本地人才知的雜貨店後屋,家居小廚房變身的酒屋飲兩杯,互相交流交流才回船繼續處理收穫物。

不只是大人會因窒息的責任或因難而生逃避的心態,升學或人際關係也壓迫著孩子及年青人,越是弱小的越會為了保護自己而藏得更深更隱。

小學及中學生在學校遇到不公平對待,或同學的欺負,小小人兒還不懂如何面對傷害,能依賴的家長老師如沒有把事情處理好,脆弱如蛋殼的心靈就添上創傷,自己的房間變成隱世家。為逃避受傷而長期拒絕回學校的不登校生,在日本及世界各地也不斷增加中。孩子們沒有辦法獨自生存,在學校受同學老師或在家中受家人身體或語言上的虐待,無處可逃,自我保護下就把無助的心門關上,對外界不理不睬。在各種的傷害下,比隱藏自己在密室中,更嚴重的是絕望地結束自己唯一可以控制的—生命。自殺的年齡越催年青化,已降到十以下的個位數。

五月的兩件心傷案件,一件是50多歲無職男子殺傷小學生及家長,另一件是退休長官未雨綢繆,怕有暴力傾向的繭居兒子將來會傷人而刺殺兒子。兩件事都與8050課題及繭居族有關,50歲子女因要長期照顧及打理生病80多歲父母生活,而迫不得已辭去工作長期留在家中,人際關係被逼中斷。80多歲的家長養著50多歲生活大小都需要父母照顧,因個人問題而無法出外工作,長期躲藏在家裡的子女(日:ひきこもり(Social Withdrawal)中: 繭居族)。已成為老化社會關注的焦點,因為不論父母或子女,長期被困在不能迴避的重責中,如精神及肉體壓力得不到適當的舒緩,容易陷入胡思亂想、鑽牛角尖,繼而引起心理疾病。

隱藏也是幫助成長,由孩子們愛玩的躲迷藏,學會空間認知力,沒成熟的幼兒把頭一遮眼一閉眼就算藏好,大一點時知道要觀察環境把整個身子藏匿好;學會思考,預測搜索者的行動;也學與別人互動互尋的遊戲樂趣。長大後躲藏的原因不再全是樂事…學會要避免受傷,就要隱藏真正想法去迎合世界,異見、不同是要付上相當的代價。難於忍受時,就躲藏不見人不接觸外界,越來越多人選擇這消極的方法處理自己的困苦。也學會疲煩時,要藏在不被打擾的地方休憩,才能安靜思考問題,正面及適當地隱藏休息對身心靈是有好處的。

今早繁忙的上班族友人就把自己藏上來,不回覆SNS或電話,與天父一起讀經唱詩,訴說她的感恩及寫在日記中。基督徒也是普通人,遇到困境及難處是正常,只是有著一個24小時開放、超安心的避風隱世家,主耶穌像避風所和避暴雨的隱密處,又像河流在乾旱之地,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以賽亞書32:2)。藏在救贖主的所在處,信賴賜予永生盼望的祂愛著我,煩躁的心就得療癒、得安慰,是超安心的隱世家,也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