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憂慮的加中關係

不鳴

自從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於去年12月初在溫哥華過境時被捕,指她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因此美國向加拿大要求引渡之後,媒體的報導可以說是鋪天蓋地,不單中文傳媒天天以頭條新聞形式跟進,西方主流傳媒亦不惶多讓,以非常顯著篇幅追蹤報導。之後再發生前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麥家廉被指失言而被總理杜魯多要求辭職的事件,令此新聞更“Juicy”、 更耐人尋味,不單各時事評論人及專家可以盡舒己見,亦成了普羅大眾茶餘飯後的首選議題。作為新聞工作者,筆者多次在不同場合被問及對此新聞的看法。由於事件牽涉政治、司法及經濟等多個複雜層面,三言兩語貿然評論容易招來口誅筆伐,引發無謂爭端。現借此文簡單帶出幾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美國是否只針對華為及5G科技?有否有更深政治動機?

美國一直聲稱,引渡孟晚舟回國受審是證據確鑿,除最初指控華為以子公司跟伊朗經商,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外,稍後提出的23項刑事控罪,還包括指控華為涉及銀行詐騙、密謀竊取美國電訊商T-Mobile的商業機密等。 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自己說漏了咀,表示如果有利於美國,有助於與北京達成貿易協定,他會作出干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甚至解讀成“特朗普表示願意在對華貿易談判中使用華為首席財務官作為談判籌碼”。很明顯,美國控告華為絕非單純刑事罪行。但更深一層,孟晚舟事件是否只有利於對華貿易談判?

有分析員更表示,美國不單要打擊華為的5G科技及市場,因為5G是掌控未來全球日常生活、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等的新一代科技;更進一步是要阻礙一日千里的中國創新科技發展,避免美國科技龍頭的地位被取代。更甚者,有評論指孟晚舟只是盧溝橋上一個聲稱走失的日軍,只是一個藉口,是美國眼見中國不斷發展,而且雄心勃勃威脅美國世界第一大國地位,於是藉機向中國宣戰,甚至拉攏其他歐美大國聯手站在同一陣線,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

杜魯多政府是否過於草率,低估事件的嚴重性?

孟晚舟被捕後,不少評論認為聯邦政府過於草率,錯判形勢,單從法律理據履行加美兩國的引渡條款,完全低估事件可以引發的軒然大波,令中方立即強烈表態,甚至拘捕多名加國公民作為報復。若然真的如此,借用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罵香港記者無知的名句,正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太年輕、太簡單、有時無知)。不過,不少評論認為今次杜魯多自由黨政府別無選擇,美國依足兩國引渡協議提出拘捕及引渡要求,本國在法理上並無任何拒絕的理由,除非司法部長相信,指控是政治化的,或者被用於試圖指控某人政治犯罪,諸如叛國或間諜,他或她可以拒絕引渡要求。問題是,如果美國真的要聯合其他西方國家與中國抗衡,今次是本國投誠的重要一步,聯邦政府要二擇其一,無可厚非要與本國最大貿易伙伴站在同一陣線,被迫失去第二大經濟體的龐大發展市場,正所謂“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麥家廉的失言是無心之失還是有弦外之音?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前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麥家廉在一月下旬於多倫多會見華文傳媒時,會表明孟晚舟有3項有力理據可以脫罪,但發表道歉聲明後,在溫哥華又再表示希望美國政府干預放棄引渡、換回加中關係的和暖春天。此舉隨即被總理杜魯多要求辭職並即時生效。麥家廉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違反聯邦政府就事件的既定立場,即強調三權分立,維護司法獨立的核心價值?作為從政超過20年的政壇老將,而且是一而再失言,無心之失的機會極低。若非無心便是有意。有分析認為,其中一個可能是麥家廉的言論是先獲得總理或總理辦公室的認可,刻意向中國政府釋出善意,企圖修補關係,只是後期被反對黨炮轟,所以被迫棄車保帥,平息事件。但亦有評論認為,是麥家廉在明知會烏紗不保下,私自發表與政府立埸不配合的言論,原因可能是對政府的加中關係政策不滿,無心戀戰,無懼說出心中說話,順道向中方示好。

孟晚舟的引渡聆訊將於3月6日在溫哥華最高法院開庭。孟晚舟已聘請7位星級律師組成豪華團隊備戰。一般預計整個引渡的法律程序可能長達10年。與此同時,未來的加中關係更令人憂心。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的加中關係已跌至兩國關係史上的最低點, 如果加中無法修補關係,甚至加中關係進一步緊張,不單脆弱的本國經濟會雪上加霜,生活在加國的百多萬華人可能亦會受到影響。願主施恩!”…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唯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 (約一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