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

亞元

在今天城市化的時代裏,同樓居住十多年的人可能彼此也不知道隔鄰的名字。問隔牆的「五嬸」借兩匙糖…,這種舉動已不復見。要找鄰舍守望相助,已是過時的風氣。重門深鎖,問誰是我的鄰舍並不稀奇。鄰舍的定義要再界定。但在非洲的社群裏,守望相助是很常見的事。

在平日生活裏,鄰舍間來往接觸是有密切的,物質欠缺時開口找人幫助絕不感到難為情。當地人仍多使用炭爐煮食,每次泡茶燒飯要開壚前,他們習慣向隔鄰借幾片烘熱的火炭來用。坐公共車時,乘客大家很禮貌地互助互讓,如上落車時的讓位。車上乘客擠擁,車小二(售票員)單人給乘客售票找續小錢常應接不暇時,乘客總會協助他傳遞小錢。還有,乘客攜帶負荷物品或手抱小孩上車,未找到空坐位時, 旁坐的乘客都主動協助,讓攜物客的物件放在自已的膝上,或保抱小孩等,愛心互助精神猶見,令人倍感都市仍有人情味。

非洲同族人是個大家庭,視各人為手足相連。在小鄉鎮遇有喪禮時,全市人都會暫放下工作,一起到喪家致哀慰問。若缺乏金錢和患病就醫時,他們都會鼎力襄助,有時甚至會挪用公款而為。幹小生意的人,偶遇家人經濟拮据或有急需時,因情急襄助而拿用生意本錢而令至生意倒閉。由此可見,因守望相助,情與理時常會混淆不清。堂親會將他們的年幼子女托這新婚夫婦撫養,特別是婚後無子女的夫婦。

非洲各國人口也都市化起來,有不少人搬進城市安頓,當中有生活穩定和獲高薪收入的,吸引他們在鄉間的親戚前來投靠,最常見的是把他們要升學的子女帶來寄宿和撫養。筆者認識一個非洲的教師弟兄,他和家人住在一間大屋子裡。有一次筆者受邀到弟兄府上吃午餐。午飯時刻快到,忽然來了十多位少年人在圍在一角進食。筆者好奇問那十多位少年人是他的子女嗎 ?稍後才得知,那群少年人中,只有四個是他所生養,其餘的都是他在鄉間的幾位親戚的子女到來念書寄宿。他時常要出錢供養他們住食和零用等,還說這個很普遍而無可選擇的鄉例。筆者聽說後很佩服他慷慨博愛的精神之餘,也同情他要承擔親戚責任,作多人的養親的壓力。

這種親族如瓜藤互牽的現象,可從他們重視同族社群的人倫維繫理解。人比事物更重要。助人是美德樂事,拒絕親戚要求是件羞恥的惡事。非洲鄰舍觀念當然在不同民族文化有不同差距,但視乎是否屬同聲同氣的人。部落主義在今天非洲仍很盛行,各民族有特殊的維繫網絡活動,因而影嚮都市生活和工作發展。同族人看每個都是自已家人,照顧近親屬鄉里或遠客,只要是同聲同氣便是了,便很主動出手相助。另外,對外國人的接觸方面,他們因中國數十年在非洲的援助和貢獻深表敬佩,很樂意跟中國人交朋友,按能力多方幫助。故此,也許你我到非洲來生活,必能結識許多當地朋友和得到許多幫助,你我願否也跟他們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