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這裡真好

陳浩然牧師
香港宣道會北角堂傳播事工牧者

「我們在這裡真好!」彼得興奮忘形地說。

主耶穌在彼得、雅各、和約翰三個門徒面前改變形像,聖經告訴我們祂的「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還「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太十七 1-4)在著名的「基督變像」(The Transfiguration)繪畫中,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利用光線、色彩及人物形態的組合,巧妙地把這一超然時刻呈現出來。神聖的接觸,是信徒所嚮往的。難怪彼得等門徒在這時歡喜若狂,還說要搭三座棚,意圖將這一光榮時刻保留下去。然而,聖經的敍述沒有在這裡停止。

突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帶走這一切異象,還有從天而來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門徒剛才的興奮頓時消失,取而代之的竟是極其的害怕(太十七 5-8)。我們看到畫中三個門徒怕得俯伏在地上;另見摩西(律法書的代表)及以利亞(先知書的代表)在變了像的耶穌身旁,手上抱著聖典,象徵向世人宣告神的話。

耶穌和門徒後來回到羣眾中,迎來的是一個焦急的父親,因他的孩子害上癲癇病,甚是痛苦。但更令他失望的是沒有門徒能醫治他(太十七 14-16)。畫家以細膩的手法描繪了當時混亂的情況:被鬼附的孩子在右下方,身穿撕破了的藍色(代表人性)衣服,穿著綠色(代表希望)衣服的父母在旁,扶持著無助的兒子,內心同樣無助;面對著他們的是門徒隊伍,九個門徒形態不一,顯示他們各自在努力找尋醫治的方法,可惜無一見效!經文告訴了我們事情的結局。耶穌來到後,知道這是惡鬼在作弄小孩,祂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孩子就立刻痊愈了。而對於門徒的「失手」,耶穌指出其中的重點,就是信心(太十七 17-20)。

親近主是信徒渴望追求的,然而,怎樣才是親近主呢?是忘我的超然經驗?是強勁的敬拜節奏?或是以「瞓身」態度事奉教會?經文強調與主親近的重點不在看到甚麼、做了甚麼、或經歷了甚麼,而是那一句清楚的命令:你們要聽從祂!至於聽從神的場景,就更不應限於教會四幅牆內(即使你覺得在這裡真好),而是走入人羣,與他們同快樂、同哀傷。這個從來不容易,缺少信心者事奉久了容易感到挫敗。因此信徒在信心的功課上,就更不能掉以輕心。操練信心的關鍵,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或經驗,這樣多有失手。認識神,認識你信心的對象越深,信心也隨之而增大。

Raffaello Sanzio, The Transfiguration, 1516-1520, Tempera grassa on wood, 410 x 279 cm, Pinacoteca, Vatican

畫家拉斐爾把兩個場景結構在一起,強烈的對比讓我們思考「親近主」的多元性。我們不論在甚麼光景,仍謹持遵行聖經的教導、憑著信心行事,大概就是我們與主最親近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