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人生】人生的境界

作者:柴鄭玉雲

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境界與眼界、心境和修養息息相關。所謂「眼界高時無礙物,心源開處有清波」。眼睛乃靈魂之窗,視野所及,心之所止。「看」可以是觀點,也可以是眼界,甚至成為境界。上帝的眼界比我們博大深遠,求祂擴張我們的人生境界。

井然有序的功能世界

六日創造中出現六次神看為好,一次是甚好。這是神的觀點和眼界。神安置日月星宿,各有其位。神造有種子的植物,結果豐滿。神造飛鳥、水族和動物,生生不息。神造男造女,建立家室,繁衍後代。受造物各從其類,各有特性和功能。人獲授權賦能去治理大地。大自然為人類提供活力,資源、靈感和知識。人與大自然是命運共同體。人當尊重和愛護大自然。人也要發揮創造主賜予的潛質和潛能,不負天恩。

是非有序的道德世界

人性的尊貴是在乎有道德良知。道德感引向美善人格和倫理責任。起初神吩咐始祖不可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這禁令就為是非有序的道德世界拉開序幕。可是,始祖不服從神所設立的道德界線,他們憑自己的意思去定是非好壞,僭越了創造主的地位和權威當人以人本代替神本,讓慾念衝破禁區,就犯禁闖禍。這是人類失樂園的故事。神賜人是非之心,目的是教人能擇善勝惡,活出高貴的人性,建立美好的社會。

相對有序的天命世界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傳道書3:11上)。生命裏總會出現相對性的際遇,包括:生死、哭笑、聚散、愛恨和得失等(傳道書3:1-2)。面對現實的變幻和限制,永恆感催化人的無奈感。然而,我們可以信任神的眼界,把人生的限制看成一個生命的框架,這個框架反而特顯了生命原先已擁有著的美好東西,包括:生命、歡樂、聚首、愛戀、獲得和成就等。縱然,我們未能理解好些目前看似不好的際遇。我們要接納自己的限制和現實的無常,才能釋然安穩。

以信為本的成聖境界

神的普及恩典讓人仍可能從浩瀚自然、無私的愛、道德奮鬥、克勝苦困中,感受到自我超越或剎那神聖的境界。可是,自然和良知的啟示不足以消除罪困虧欠和人神之間的隔閡。惟有透過耶穌的救贖才能使人與神復和,洗淨人的罪。當人以信心開放自己,才能與神建立情際關係。人有限的眼界和神無限的眼界融合,才能體驗以信為本的成聖境界。

中國哲學論人生的四重境界包括:自然、功能、道德和天地。而基督徒人生的境界乃在於人神復和,以信為本、歸神為聖的成聖境界。當基督徒被神的聖潔和慈愛所擁抱和改變,才能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彼得前書1:15)

作者:海外神學院神學學士、中國宣道神 學院教牧輔導碩士。曾任基督福音堂及中華宣道會曉麗堂傳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