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樂散步】 Chion
極寒極熱炎夏地獄
上一期寫「解喝的名水」的六月,本應清涼舒適的日子突然迎來幾天氣溫在30度以上的「真夏日」。昔時夏日多是30度以下,上年七、八月東京區域平均氣溫是33度,20多個氣溫在35度以上的「猛暑日」,避暑勝地北海道難逃熱浪。40度以上的「酷暑日」也越來越多,對少經歷高溫度的日本人來說,真是苦得似身在灼熱地獄。
與小朋友談天時,告知大學暑假最愛開著窗涼風習習對著天發白夢,他一面不可思議說到,「能不開冷氣?一身汗躺著不難受嗎?」他媽媽也向我普及常識,紫外線會穿透玻璃窗,室內也要抺防曬。人類的適應能力還是強,昔今老老少少總有著很多應對天氣的秘策,今期介紹兩極寒熱的美味防中暑降溫法。
昔今夏季日本家庭常備一瓶的涷麥茶,在綠茶普及前的平安時代,貴族至戰國武將們都時常飲用,江戶、明治時代更是夏夕憩休必來一杯麥茶。麥茶也是夏季語 – 日本詩詞中代表夏季的名詞。大麥收穫於夏天,炒香或培煎後用水煲成茶。經專家分析指出,麥茶含的鹽及礦物質等能清暢血液、抗酸化、保護胃黏膜及對燥熱身體有降溫清涼效果,是極健康又平宜的防中暑飲品。
冰——曾是貴族級夏美食,1869年在橫濱出現第一間冰水雪榚店後,冰淇淋、冰涷飲品成了平民百姓的夏日必須品,極冰涷的「かき氷」(kakigoori, 刨冰)更是超受歡迎的夏甜品。艷陽下處處可見白底紅「氷」字的藍布條飄揚。日式刨冰要用透明冰塊,自家雪櫃製的冰塊帶白非全透明不合格。雖然日本擁有大量美味水源但氣候偏暖,山湧泉自然涷結的透明人造冰數量不多,所以刨冰用正方形的冰塊,多是由名水在工廠加工慢慢涷結而成。
食客除了對冰塊來源地有所要求,而刨冰的配料也是注目焦點。最簡單的,大塊冰被削冰器刨成一片片,裝在大口碗上疊成圓球山形,再澆上鮮果汁、綠茶汁、煉乳、黑蜜、紅豆沙或砂糖等。更精緻的會在刨冰內外加糯米丸子、水果肉、雪糕、寒天啫喱、忌廉、芝士、朱古力或果仁等各種組合。新店老舖都常有新創口味,吸引無懼炎熱的粉絲們全國巡迴,排長隊就為嚐一口涼冰!一年間「真夏日」「猛暑日」越來越長,由六月至十月中戶外活動及工作都容易中暑。建築公司一日三次在地盤休息時間都供應簡單的刨冰,定時保充鹽份、水分,減少員工身體不適。大家又能聚在一齊談談天,涼涼的冰時間使心身都愉快。
極涷食解暑,極熱的火紅激辣食物也是夏日不二之選。容易食慾不振的高溫下,帶有刺激發汗功效的辣椒及各種咖哩香科,助排汗並調節保持體溫隱定;辣味也助促進食慾,防夏季疲勞惰厭厭,就是為什麼住在東南亞熱帶的民族都愛辣味料理。日本四季分明,夏天本不太熱,所以傳統日式料理少有味道刺激的料理。但美食網站的「激辛部」(kara 辛 = 辣,激辣料理分類)在天氣大變的夏季有著高搜索率。代表名食就是辣度由1至10隻或更多辣椒的「地獄」激辛拉麵。一般人對「地獄」的印象是非當痛苦、紅色、又熱又難受及非人能忍受的,所以非常高溫的溫泉、超熱及超辛激的料理都會被稱為「地獄」。除了激辛拉麵外,還有很多為舌頭找苦吃的地獄級美食,如七彩咖哩飯、中華麻婆豆腐燴飯和担担麵、韓國的紅熱辣湯料理等,都成了日本炎夏極受歡迎的推薦食。
かき氷太涷吃到頭痛、激辛拉麵太熱辣耳喉又痛,身體對太極端的味感會開啟自我保護功能,所以寒熱兩極食物還是要吃得適量。上星期突然閃電暴雨,近幾日又熱到37度,還會有連續幾十天「真夏日」。身在戶外每一秒都難以忍受,真是什麼寒熱美食都不能令人愛上這地獄級熱情氣候。說起地獄,聖經記載地獄有火湖應很極熱,但有沒有想過地獄也是極「冷」的?
真正的「地獄」不是單純感受到熱,而是與創造主完全隔離的狀態,沒有神賜與人的一切美善——光、溫暖、能愛及被愛、心靈感到安全滿足喜悅、身心舒適健康、有水喝又飽足等等美好五感,全部能百份百填滿空虛身心靈的美事都沒有。永恆地在黑暗灼熱中,只剩下恐懼驚惶、痛苦難受及絕望弧單,「地獄」真是極之令人心寒的地方。誠心盼望更多的人,能接受主耶穌為生命的救贖主,因為只有藉著主才能避開通往極寒極熱的地獄。今生永生也能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主的美善是何等溫暖著你與我的生命,信任地投靠主的人真是大有福氣。(詩篇34篇8節)